3.26.2007

《華碩馬步心法:施崇棠的策略雄心》

■書籍資訊
《華碩馬步心法:施崇棠的策略雄心》
作者:伍忠賢
出版社:達人館
出版日期:2006 年 12 月 25 日
語言別:繁體中文
定價:380元
叢書系列:台灣企業24強
規格:軟皮精裝 / 416頁 / 25k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ISBN:9571145130
出版地:台灣



■內容
第一章 了解華碩、施崇棠快易通

華碩、鴻海等公司的經營實力,近乎滿分,值得後進公司效法。
──楊正利 鈞寶電子公司(6155)董事長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學歷史,由朝代興衰、帝王的起落,可以做為做人處事的借鏡。經營企業則宜從企業史直接吸取經驗,這是我寫《台灣企業24強》的目的。
  在第一章中,我會使出渾身解數,想說服你──為什麼必須看本書,這系列主要是寫給個案公司利害關係人(投資人、員工和供貨公司)、個案公司的對手和一般人士(站在勵志角度)三種人士看的。
哥哥爸爸真偉大的華碩
  電視、網路、報刊是大部分人資訊來源,對於華碩的認知,主要來自華碩(2357)筆記型電腦(華碩稱為筆記本型電腦)在電視上的廣告──「華碩品質,堅若磐石」,這句廣告詞似乎已成為華碩代名詞。不過,要講得更深入一些,就必須花「6分鐘(看本文)知華碩」。
一、好漢當年勇
  1997∼2000年,華碩可說是電子股中最紅的股票,直到2001年,鴻海超越台積電成為台灣製造業最大民營公司為止。華碩曾經引領風騷5年,在本文中說明「華碩當年勇」。
(一)《華碩傳奇》,洛陽紙貴
  1999年10月,《工商時報》跑華碩的記者周芳苑,寫了《華碩傳奇》一書,立刻爆紅,4個月內5刷,賣出3萬本,可見華碩當時如日中天的熱度。
(二)2001年,叫我第二名
  2001年華碩一舉站上最高峰,盈餘163億元,是台灣最賺錢的企業第二名,僅次於菸酒公賣局(現在的台灣菸酒公司),勝過台積電、廣達、聯發科、鴻海。
(三)股王
  華碩股價一度高達999元,只差一點就突破千元,曾經當過股王。
二、2005年營收破100億美元
  2005年華碩營收3,578億元,成為繼鴻海、廣達後,第三家年營收超過百億美元的科技公司,盈餘183億元。
  吃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主機板市場,主機板與繪圖卡、無線網通已是世界第一,準系統第二大,筆記型電腦全球第十,其他業務如手機和數位家電等產品,都還剛起步。
(一)《商業周刊》2004年兩岸三地1,000大
  2005年8月1日,《商業周刊》公布兩岸三地1,000大台商,華碩佔居第10,營收1,800億元。
(二)2005年,《商業周刊》上市櫃1,000大
  2006年1月23日,《商業周刊》2005年〈一千大上市櫃營收排行榜〉,是針對1,445家上市、上櫃和興櫃公司進行統計排名。
  由表1-1可見,宏碁和華碩首度擠進營收前十大。從代工轉向經營品牌的宏碁,終於「媳婦熬成婆」,年營收創下2,000億元新紀錄。華碩則在董事長施崇棠巨獅策略發威下,營收成長率高達43%,在營收前十大公司中,成長率排行第一名。宏碁(Acer)與華碩(ASUS)「雙A」公司發威,把南亞塑膠和光寶科技擠出榜外。
  表1-1 《天下雜誌》2005年營收前十大公司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天下雜誌》,2006年5月15日,第224頁表2,合併營收基礎。

三、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三國演義、梁山泊等大堆頭的戲,人物眾多、時空複雜,常讓人搞得一團亂,很難記住誰是哪一國的。為了避免這現象出現,在表1-2中,我們先把戰場劃出來。
  表1-2 華碩的對手們
  →代表後起之秀(late entrant)攻擊先來者(first entrant)↔代表互攻
  華碩公司格內()代表該產品佔華碩營收比重2006.3

(一)戰場
  企業的戰場不在地盤,而在於產品(俗稱業務),雖然華碩宣稱橫跨十一個行業,不過依據「80:20原則」,由表1-2中華碩此一大方格中,二大業務個人電腦(品牌NB佔25%、代工佔30%)、主機板(25%)已佔華碩營收75%。由此看來,華碩本質上只是個人電腦(俗稱資訊業)業,還不足以稱為3C產業。
  2005年1月29日,華碩尾牙中,董事長施崇棠把個人電腦和主機板業務形容為雙「箭頭」(註:足球賽中的前鋒,是得分之鑰)。由此可見此二大業務是華碩的命脈。(《工商時報》,2005年1月30日,第3版,曠文琪)
(二)對手vs.競爭者
  縱使你沒有擁有華碩的股票,但是只要你是鴻海(2317)、宏碁(2353),甚至主機板4強中精英電腦(2331)、技嘉(2376)、微星(2377)的股東、員工或供貨公司(三者合稱利害關係人),你必須了解這些公司的死敵(rival)華碩,因為他們每年都進行著殊死戰。
(三)尊重人性 留得住人才
  研發工程師喜歡在被尊重的企業工作,並接受挑戰,如果能夠待在一個重視研發的地方,除了可以參與重要的計畫以外,也可以互相學習成長,以此標準來看,華碩顯然是比鴻海要有吸引力得多了。
  不僅華碩的企業文化比較尊重人性,要是比較業界的人氣指數,華碩也會比鴻海好很多。由於鴻海經常低價搶單,再要求供貨公司降價,一旦供貨公司做不到,很可能單子就沒了;這種事情華碩比較少做。(《今周刊》,2005年3月28日,第132頁)
華碩的經營傳奇──集體創業
  「傳奇」往往令人好奇甚至心嚮往之,公司戲劇張力大、董事長性格鮮明,更是作者夢寐以求的對象,華碩就符合這二大條件,因此本書讀來,可能令人覺得有「台灣龍捲風」的感覺。
一、創業
  1989年,四位隸屬施崇棠旗下的宏碁工程師想自己出來闖蕩,在一家昏暗冰果室中,力拱施崇棠出來領導他們,那時在這五位不知天高地厚的技術狂心中只夢想要創立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但是當時宏碁正逢低潮,施崇棠是主管不好離開,因四位弟子尚無足夠積蓄,乃資助他們60%的資金。
  1990年4月正式成立弘碩電腦公司,7月更名為華碩。直到二年後,1992年宏碁轉虧為盈時,施崇棠才以胃出血為由,徵得施振榮同意離職,先去美國休養半年,於1992年11月正式加入華碩,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再創高峰》,蕭裔芬)
二、公司董事長得名
  華碩的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深獲社會大眾的認同,1999∼2002年都被《天下雜誌》票選為最佳聲望標竿企業之一。施崇棠也多次榮膺企業家最佩服的企業家之一,反映出華碩的公司形象受到社會重硯。施崇棠一再強調,建構一個永續經營、看長不看短的管理階層。若被迫選邊站的話,選華碩這邊的人絕對比選鴻海的多得多。
  施崇棠的父親施議藩曾是彰化稅捐稽徵處總務課的公務員,為了工作,舉家從彰化鹿港搬到員林的公務員宿舍。宿舍就座落在員林鎮的靜修國小旁,幾棟格式相仿的建築物比鄰而立,樓中樓,磚頭砌成的外表,屋內簡單格局戶戶相同。

施崇棠小檔案
英文名字:Jonney
•現職:華碩電腦董事長兼總經理
•出生:1952年8月12日
•星夜:獅子座
•血型:A型
•學歷:台灣大學電機學士、交通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宏碁(1979∼1993年)、華碩(1994年起)
•嗜好:打乒乓球、下棋、讀書和思考
最受尊崇的能力:
■前瞻性的策略思考與創新能力
■良好的管理能力與經營績效
■塑造明確的企業經營理念
三、道不同,不相為謀
  施崇棠的管理方式一直都還是成功的,唯一比較被質疑的一點,就是謝偉琦批評施崇棠最多的「任用親屬」。在電子業幾乎以專業為主要考量的趨勢下,施崇棠的大舅子曾鏘聲受到重用,更成為李聰榮、謝偉琦等人離開華碩的引爆點。
  由表1-3可見,華碩經營階層主要是施崇棠等三人。四大創辦人之一的廖敏雄功成身退,謝偉琦「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離職了。
  表1-3 華碩經營層的職務
*1997年,廖敏雄宣布退休。
  2003年12月底,華碩創辦人暨董事,同時也是華碩最大股東的謝偉琦辭職,並發出措詞嚴厲的辭職信,公開批評華碩高層的管理理念,引起市場軒然大波。
  外資法人認為,華碩已建立管理團隊,謝偉琦離職對於業務應沒有實質影響,但是對於員工心理面不能說沒有影響,且由於謝偉琦離職後,將可自由出脫華碩持股,因此短期內對華碩股價較為不利。
  12月30日,在謝偉琦是否大量出脫股票的疑慮下,華碩股價一度破底,跌至73.5元,創當年新低。
  謝偉琦離職主因是施崇棠與他對華碩蘇州廠的管理理念不合。在處理過程中,有很多事情都沒有知會謝偉琦。據了解,謝偉琦因此非常生氣,施崇棠還跟他溝通了3天3夜,但仍然無法改變謝偉琦的想法,最後只得任由謝偉琦向媒體表達他的不滿及聲明,施崇棠則採取不回應的態度,希望讓時間逐漸淡化這個衝擊。
  在施崇棠加入華碩之前,當時華碩五位要角的分工如下:
  幾位離職主管對施崇棠的管理仍有幾分微詞,例如有人說,華碩內部有兩派人馬。
(一)同學派
  一派是同學派,以2003年加入華碩取代謝偉琦位子的蕭倫益為代表,蕭倫益是施崇棠在台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進入華碩之前,曾經短暫任職明基電通不到1年,他服務最久的公司則是仁寶電腦。仁寶創業後第一部能交至客戶手中的筆記型電腦,還是從蕭倫益手中開發完成的。
蕭倫益到職不到2年,又轉職到亞旭(詳見第十一章之拾壹),擔任大陸廠廠長。
(二)親戚派
  一派是親戚派,以施崇棠的大舅子曾鏘聲為代表。
  1997年,曾鏘聲被施崇棠找來華碩,負責業務部。當年,華碩剛推出自有品牌的筆記型電腦,全年在台灣的市佔率還不到1%。
  曾鏘聲空降進入華碩,一度引發外界議論,但他始終沒有解釋,在國中就跟施崇棠是同班同學,這樣的低調和嚴謹,也延續到他領軍的華碩業務戰場上。
  曾鏘聲的嚴格在華碩是出了名的,因為他要求落實所有的規定,對客戶的承諾一定要兌現,一點都不能馬虎!他以堅定的語氣表示,年輕人如果做不到,可以不要來華碩。
  在資深同仁眼中,行事風格嚴謹、言談讓人肅然起敬的曾鏘聲,是一個充分授權的「大當家」,雖然沒有如外界傳言要求業務部的同仁小跑步,不過在行事作風上,曾鏘聲常以「內規」來制定工作規定,例如上班絕對不准遲到、事情沒做完就回家視同考績不佳。這些嚴格規定讓華碩同仁戰戰兢兢,不敢絲毫怠慢。(《數位時代雙周刊》,2005年4月15日,第48∼50頁)

曾鏘聲小檔案
出生:1950年
學歷:交大電工系、美國德州休士頓大學企管碩士
經歷:陽明資訊創辦人
現職:華碩電腦業務部總經理
哲學:「茶苦有餘昧,蘭幽無驟香」、「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不過,對於施崇棠用親戚的風格,前台灣微軟總裁范成炬則有另一番解讀:「如果曾鏘聲做不好,那問題就嚴重了,但是如果做得好,那有什麼關係,因為如果能為公司找到一個好人才,也可以內舉不避親啊!至於蕭倫益則是業界一時之選,不能因為他是施崇棠的同學就被貼上標籤。」范成炬是施崇棠台大電機系的同班同學,兩人相交已30多年,范成炬認為施崇棠是很理性判斷的人,應該不至於有「親戚派」或「同學派」的問題。(《今周刊》,2004年11月1日,第66∼69頁)
傑出企業家看華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對錯」,我們寫企業史,主要目的是把企業成敗經驗整理出來,仿照牛頓所說「我處在巨人肩上,所以看得比巨人遠」,如此才比較容易「見賢思齊」、「勿重蹈覆轍」。
  比較幸運的是,我們找到對華碩、施崇棠褒貶的看法(詳見表1-4),在全書一開始時,便有了大方向。
  表1-4 科技業經營者如何看待華碩和施崇棠
  資料來源:《今周刊》,2004年11月1日,第66頁。

一、李焜耀的毒舌派
  施崇棠的台大電機系同學、也曾在宏碁一起任職的明基董事長李焜耀就說過,華碩往往只是把別人做過的東西再拿來做一遍,因此創新能力不是很夠。華碩產品腳步總是落後,品牌少了「開創性格」,很難走出自己的路。(《遠見雜誌》,2004年9月,第80頁)
二、鴻海郭台銘的一語道破
  最直接的對手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有不同的觀點:「華碩有研發,但將來的研發不能創造高毛益(其他書稱為毛利),因為今天價錢競爭,客戶不願付高價去買研發。」(《天下雜誌》,2003年8月15日,第163頁)


■目錄
第一章 了解華碩、施崇棠快易通
第二章 華碩公司、事業策略──五階段的成長曲線
第三章 華碩的研發管理
第四章 華碩第一條成長曲線──靠個人電腦中的主機板吃定英特爾
第五章 第二條成長曲線:從1C到3C產業
第六章 第三條成長曲線:差異化策略──推出Asus筆記型電腦
第七章 工業設計部建構設計力競爭優勢
第八章 第四條成長曲線Ⅰ──主機板搶占全球第一的巨獅計畫
第九章 第四條成長曲線Ⅱ──筆記型電腦的銀豹計畫
第十章 第五條成長曲線Ⅰ──進軍手機、消費電子和車用電子
第十一章 第五條成長曲線 Ⅱ──進軍電子代工,華碩獅跟鴻海狐生死對決
第十二章 華碩的組織設計
第十三章 華碩企業文化與領導
第十四章 人力資源管理
第十五章 展望與挑戰